![]()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
|
||
|
||
【2月25日 二月初三】 我做病毒“克星”在恩施沙沙杀! 一身防护服,一个药箱,是他们全部的战“疫”装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里,他们是病毒的“克星”,他们在搏击病毒的前线,他们就是——消杀战士们! 2月13日,天津西青驰援湖北恩施疾控战士闻福抵达恩施咸丰县。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消杀”并指导当地做好预防性消毒。 在他们到来之前,当地的“消杀”工作面临怎样的危险?闻福的建议给予了哪些关键帮助? ![]() 西青援助咸丰消杀专家闻福(左三)与咸丰疾控消杀队伍在探讨业务 二级、三级防护有怎样的区别?医院消毒和防疫消毒有什么区别?消杀工作和最近新闻里出现的在确诊病例活动范围里进行终末消毒有什么关系? 脱防护服到底是先脱衣服还是先摘掉帽子和口罩?手套到底如何佩戴? 防疫工作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今天,我们走进湖北恩施咸丰县,和闻福一起解密“消杀”工作。 “今天在医院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消毒范围是多大?”2月20日凌晨,闻福接到了咸丰县疾控中心打来的电话。 “因为流调没做完,但是医院病房同楼层还有病人,所以他们拿不准消毒范围需要多大。”闻福说。 ![]() 闻福在进行消杀作业 接到电话后,闻福立即出发赶往现场。 在实地勘察后,考虑到该病例虽然大部分时间在病房,但是她是陪护人员,出过病房,上过电梯,跟病房的医护人员有过接触,而医护人员负责的是整个楼层。闻福决定,先消毒楼道,把病人转到别的楼层,再消毒确诊病例待过的地方。 ![]() 当地为什么会对消毒范围产生疑惑? 闻福告诉记者,医院消毒平时由医院相关科室负责。疾控中心消毒工作主要是按照方案负责病例家庭消毒,一般包括预防性消毒,日常消毒,终末消毒。其中,终末消毒一般指病人确诊,出院,转移甚至死亡后,从原住所离开后,对原住所的消毒工作。 ![]() 该病例被发现时,是在医院普通病房内。其一,并没有到定时消毒时间;同时,普通病房消毒是靠紫外线照射杀菌,疾控中心的消杀工作是使用专业的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当地防疫指挥部担心医院消毒不够彻底,因此联系了当地的疾控部门。 “消杀工作仅仅是简单的拿着喷雾器沙沙沙吗?”答案显然不是的。 ![]() 消毒期间要保证室内封闭,消毒面积80至100平方米,作业时间超过一小时。过氧乙酸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这样的高浓度环境对工作人员造成生理挑战,“它伤害眼睛,导致结膜红肿,眼睛会流泪,喉咙会痛,皮肤会痒。80至100平米的房子,我们有20到30分钟是要在过氧乙醚的熏蒸环境之中。”闻福说,在操作中,几位成员只能通过轮换作业,来减少刺激。 ![]() 消毒工作需进入病患生活地点,具有较高风险。闻福的专业素养也为当地的消杀工作人员带来了安全保障。 闻福发现,当地的消杀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会把两层手套都带在外面,这样的防护并不彻底。闻福指导他们,手套一层戴在防护服内部,一层戴在防护服外部。如果全部戴在外面,脱掉防护服时,两层手套会一起脱下来,那么裸露的双手就会触碰到有可能沾满病毒的帽子、护目镜,有一定被感染的风险。 ![]() 严谨的操作规范让大家更安心地投身工作,当地人的吃苦耐劳、热情朴实也深深感染着闻福。 喷雾器重10公斤左右,上了5至10升的药之后,加上防护服和其他设备,一名“消杀”工作人员的负重超过20公斤。在上面提到的消杀工作中,当地五名消杀工作人员从上午十一点忙碌到下午三点,转天,当地疾控消毒组的奔赴一个车程有两个小时的地方做消毒,五名工作人员全部在岗,一直忙碌到转天下午三、四点钟。 ![]() 消杀作业结束,闻福说:“与西青的疾控人一样,当地疾控工作者听指挥能战斗能吃苦,还乐观豁达!” 【记者小记】 重重的喷雾器是他们肩担的使命,喷出的含氯药水是虽然刺鼻却让老百姓感到放心的“舒缓液”!无论多晚,你都能在最危险的地方看到他们:看到他们不畏风险,看到他们训练有素,看到他们在关键时刻构筑起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致敬,消杀战士们,因为你们的负重前行,我们才多了一份平安保障。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