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中的青年志愿者
青年者,国之魂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张家窝镇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战在防疫“一线”。
若有战,召必回!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董庄子村退伍军人张建禄始终践行着这句誓言。在看到团区委发布的召集令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张家窝镇团委组织的青年突击队。1月30日,张建禄帮助企业灌装运往武汉的消毒粉,即使消毒粉弄了满身,他也只是淡淡地说,“当兵的时候什么样的苦没吃过,这点苦和累算不了什么。”支援企业志愿服务结束后,他主动承担起了为本村宝庆里三个小区外地返津人员居家隔离期间采买生活用品、帮送快递的任务。该小区没有电梯,他就拎着大包小袋一步步走上去。每次为20多户隔离人员送完生活物资和快递后,汗水早已浸湿他的衣服……
张家窝村青年志愿者马义薪,就读于大连医科大学,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特别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学医。在看到团区委发布的《“青”力战“疫”!西青区的团员青年们,团团喊你扫码入群到村居报到啦!》后,他第一时间到社区团支部报到,并报名参加了社区的青年志愿者突击队,而且他的父亲也参加了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真正称得上是“上阵父子兵”。虽然现在还不能上“战场”治病救人,但在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为进出居民普及一些医学防护知识,他心里还是非常高兴。
炒米店村青年志愿者姜辉,是张家窝镇团委成立的第一支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中的一员,他临危受命,来到张家窝镇生产消毒粉、消毒片的工厂开展志愿服务。当镇团委负责人向他介绍工作环境如何恶劣和危险后,他只回答了这样一句话:只要能为疫情防控做点儿什么,怎样都能坚持。原来,他是一名高速路口的巡查员,每天下了夜班后来参加志愿服务,一直坚持到现在。他穿着红马甲活跃在防疫物资生产流水线上,不怕脏、不怕累,顺利帮助企业完成了驰援武汉的物资生产任务。现在的他,在社区中继续开展着各类志愿服务。
西闫庄村青年杨坤,是西闫庄村第一个递交请战书的青年志愿者。她的家境并不富裕,上有老下有小,疫情面前,她坐不住了。必须要为大家做点儿什么,是她迫切的心情。当看到团区委、张家窝镇团委相继发出青年志愿者招募令后,她马上向村团支部提交了请战书。她写道:“我曾经也是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有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我愿意放弃休假的时间,和大家一起努力奋战在疫情防控基层一线”。这简单的话语,背后却需要付出莫大的努力。她在杰盛里小区参加完第一批志愿服务后,马上来到家贤里小区,继续为出入人员进行信息排查登记和体温测量。她的热心、努力和认真服务的样子,居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莫丹丹,一名致力于社区志愿服务的青年党员。春节期间,当她从武清区返回到张家窝镇的家中后,便主动进行居家隔离。但是,处在隔离期的她也没闲着,既然不能出屋,那就在网上发声,宣传正能量。她每天积极转发各类官方媒体公众号上关于疫情防控的权威信息,正面评论、积极点赞,在看到团区委发布的《致全区各级团组织、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的倡议书》后,她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参与到此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隔离期满后,她第一时间向社区团支部报到,主动要求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每天坚持站岗、测温登记、送菜送口罩,手都冻僵甚至生了冻疮也不休息,她说:“能为疫情防控做一点儿是一点儿。也许我的工作不像医生、警察那样冲在最前线,但通过干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尽我最大的努力服务大家,为这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也是实现我人生价值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