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西青区中北镇大梁庄村:“疫”线的祖孙三代又刚又暖
来源:西青融媒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02-21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

  很多人开启“宅家”模式,

  也有很多人奋斗在抗击疫情的一线,

  在西青区“疫”线上的这些抗疫家庭,

  又刚又暖心!

  他们有的父子上阵,

  有的夫妻同心,

  有的祖孙三代全家齐动员,

  他们在疫情面前显真情,

  在危难时刻见大爱,

  共同筑起疫情防火墙,

  全力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祖孙三代党员之家的“疫线”全家福

  中北镇大梁庄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一家三代人,从爷爷到孙子都是党员,是名副其实的党员之家。在此次大梁庄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各尽其力、各其所能,以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公民。

  今年81岁的陈俊德,是一名有着53年党龄的老党员。老人生活简朴,经济来源只有每月1000多块钱的退休金,平时还要照顾身为低保户的女儿。疫情发生后,在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他还是拿出来3000块钱交到了大梁庄村村委会。当大梁庄的工作人员接过他手里的3000块钱捐助款时,感受到了一位老党员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一份沉甸甸的爱。他深情地说:“平时村委会非常照顾我,当村里有需要、国家有困难的时候,我希望自己也能尽一份力。可惜我腿脚不好,不能参与到村里的疫情防控一线中去,捐出这3000块钱,也是尽一份力了。”

  在陈俊德的感召下,他的儿子平时经常参加大梁庄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次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他成为了第一批参加的志愿者,积极参与了小区巡逻和卡口值守工作。谈起参与小区巡逻志愿服务活动,他说:“我是党员,要以身作则,在发现他人有不文明行为时,也要及时指正。经过我们的劝说,大家都对疫情的严重性有了更多认识,也意识到戴口罩、不聚集的重要性。看到大家的转变,我心里非常高兴。”

  戴上党徽,便有了一份责任;穿上志愿者服装,就有了一份担当。有时,有一位和陈俊德长得很像的年轻人,在大梁庄的卡口值守,他就是陈俊德的孙子,从小受到爷爷和父亲的熏陶,每次穿上“红马甲”,戴上党徽,他就觉得十分自豪。虽然他的工作非常忙,但只要一有时间,他就报名加入到村里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他说:“村里卡口值守的工作人员太辛苦了,在他们人手不够时,或是到了吃饭的时间。我就过来帮他们盯一会儿,这样,他们就能多休息一会儿,按时吃上一口热乎饭。”

  婆媳同心 三代“战疫”情深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上,小韩庄村郭洪清婆媳一家三代共同上演了“抗疫第一线,全家齐上阵”的感人故事。婆婆郭洪清年近古稀,患有气管炎,冰天雪地不宜外出,看到疫情的严重和防控人员的辛苦,她委托在村里担任志愿者的儿媳刘长荣帮忙去村委会,把她省吃俭用下来的500元捐献给疫情防控,为抗疫工作尽一份心。郭洪清的孙子看到奶奶捐献了自己的积蓄,也拿出了自己的500元压岁钱,捐给了村委会。已经是一名大学生的他,还主动报名和妈妈刘长荣一起成为了志愿者,参加疫情防控一线站岗值勤,以身作则,诠释着优良的家风家教。

  薛原和柴青这对夫妻自疫情以来一直奋斗在一线。薛原是王稳庄镇残联的工作者,每天负责商铺排查,以及在小孙庄高速路口处执勤,他在防控期间自费2万元,购买75%消毒水捐赠给村里,以及两个社区。妻子柴青是王稳庄镇社区医院的工作者,每天在王稳庄高速路口执勤,早出晚归,两个孩子都由婆婆张素苹照看。婆婆张素苹是名老党员了,只要小夫妻有一人休息,她就主动到村里的疫情防控监测点站岗执勤,这样的家庭值得为其点赞。

  爷爷的特殊党费和孙子的压岁钱

  王稳庄村的老党员,耄耋之年的孙学起,在抗疫战役以来,一直关注村党委的工作,他向村委会主动上交一笔特殊的党费1000元,用于抗击疫情工作。其儿子孙凤铁也捐款2000元,希望尽一份心,而孙学起的孙子孙彦博和孙彦硕,经过爷爷和爸爸的行为耳濡目染,分别捐出自己的1000元压岁钱,祖孙三代齐心协力为抗击疫情贡献爱心。

  最美抗疫家庭一家齐动员、齐上阵的热情影响感动着我们每一人,一个人带动一家人,一家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做好一件事,前方与后方同心协力,大家防控疫情的信心更足了。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相信正是有无数个这样贡献力量,守护家园的家庭构筑起的坚固的家庭战役防线!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阳光灿烂的春天一定会很快到来!

原标题:西青区中北镇大梁庄村:“疫”线的祖孙三代又刚又暖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