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文体 |
|
||
|
||
课程简介 《文学与伦理》课程,以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为中心,着重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探讨近现代文学及其中反映出来的现代人的道德困境和选择。 授课教师 何怀宏,哲学博士,曾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伦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人生哲学、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 ![]()
![]() ![]() 课程目录 1 导论:文学与伦理的关系和意义 1.1课程主旨与安排 1.2参考书目 1.3文学与伦理的关系 1.4文学与伦理的意义 1.5绚烂的中国古代文学 1.6近现代的融合与创新 1.7西方文学的源头 1.8西方各国文学 2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2.1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 2.2俄罗斯文学的白银时代 2.3陀氏的生平与作品 2.4陀氏作品的特点 3 《罪与罚》与个人行为道德 3.1犯罪的原因与过程 3.2罪:赞成的“理由” 4 《罪与罚》与反对的力量 4.1罚:反对的力量 4.2刑罚与心罚 4.3不同的对待道德“界限”的态度 5 集体行为的伦理及博爱怜悯 5.1集体行为 5.2目的与手段 5.3他人的血 5.4怜悯的基调 5.5关于孩子 5.6怜悯还是“博爱” 5.7爱能够实现吗? 6 终极关系:人生的根本意义 6.1成为问题的上帝 6.2假如没有上帝 6.3神人还是“人神” 6.4人的有限性 6.5多数与少数 6.6自由与人性 7 托尔斯泰的生平与创作 7.1托尔斯泰的早期生活 7.2托尔斯泰的创作经历 7.3艺术与思想的矛盾 7.4托尔斯泰转变的原因 7.5什么是勇敢? 7.6老百姓在想什么? 8 战争、历史与生命 8.1战争伦理 8.2历史哲学的阐述 8.3三位主人公 8.4生命的沉思 9 爱情、婚姻与家庭 9.1爱情 9.2婚姻 9.3家庭 10 死亡与复活 10.1《伊万·伊里奇之死》 10.2面对死亡的“利己主义” 10.3如何看待犯罪 10.4谁之罪,怎么办 11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11.1“陀”与“托”的比较 11.2人的问题 识别二维码,即刻观看 ![]() ![]() 疫情期间,西青区图书馆闭馆不谢客,服务不打烊,我们将为您每日推荐文化慕课艺术课程,带您足不出户享受文化服务,陪您居家战“疫”。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