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西青区大寺镇:执子之手 伉俪情深共战疫
来源:西青融媒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20-02-10
内容提要: 在西青区大寺镇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不同的岗位,却有着同样义无反顾的选择:“执子之手,共抗疫情”。他们就是战“疫”中的“夫妻档”。

  在西青区大寺镇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不同的岗位,却有着同样义无反顾的选择:“执子之手,共抗疫情”。他们就是战“疫”中的“夫妻档”。

  上有老,“70后”夫妻义无反顾

  李恩龙,中共党员,是西青区大寺镇综合执法局一大队中队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作为党员,李恩龙主动投身到危险系数最高的高速公路进津入口日夜坚守执勤,对来往车辆一一进行排查、消毒、测温等工作。他的妻子叫孙洪英,是大寺镇南口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她也第一时间加入到村里防疫工作中,为龙腾花园小区居民发放防疫物资,对小区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等。

  “70后”的夫妻俩同时奋战在一线,他们家中还有80多岁年迈的母亲,身负残疾,行动不便,随时都需要有个人在身边照顾,但夫妻俩心系一线的防控工作,毅然决定克服家中困难,共赴前线,不舍昼夜。看到防疫保障物资不足时,他们还捐赠了10桶酒精,每桶25公斤,并为严寒中守在一线的志愿者们捐赠热力贴500帖。

  社区中,“80后”夫妻并肩作战

  “自己要小心一点,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疫情不除,我们不退,一定都要注意安全!”大寺镇社区工作人员王磊和谢贵琴夫妇在微信中相互叮嘱着。

  丈夫王磊,1988年出生,是龙顺园社区居委会筹备组副主任。妻子谢贵琴,1987年出生,是大寺镇金谊花园社区居委会筹备组网格员。“80后”夫妻俩,同为社工,疫情来袭,这对“夫妻档”便迅速投身到社区,并肩站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有一种幸福就是并肩作战、守卫家园,除夕夜,疫情防控一级响应警报拉响后,夫妻二人就这样“团圆”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步伐几乎是一致的:每日戴着口罩深入社区了解最新情况,和其他同事一起开展日常巡查、挨家挨户贴宣传资料、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横幅,通过工作微信群和电话等,排查重点人员,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上报。

  社区防控需要日夜坚守,夫妻俩晚间也和同事们一样值守,量体温,消毒,排查车辆,谁也无暇顾及家中只有5岁的孩子。他们把年幼的孩子交给奶奶照顾,只能抓住工作间隙通过电话或视频匆匆与孩子简短地交流几句后,便继续奋战。

  “社区中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便是我们无惧疫情的动力。孩子会理解我们的,他都懂。”王磊说。

  下有小,“90”后夫妻无怨无悔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工作,“90后”小夫妻也不甘示弱。2019年才刚参加工作的李月,是大寺镇金友花园社区社工,1994年出生。2019年,她还有了另外一个身份,就是成为了一个妈妈。如今,孩子未满一岁,哺乳期妈妈为了争分夺秒完成摸排的工作任务,她不仅忘记了哺乳时间,忘记了涨奶的疼痛,而且还加班加点,坚持在小区中奔走宣传,张贴一封信,发放“明白纸”,到处都能看见李月的身影。

  他的丈夫叫于富沂,是大寺镇综合执法局的一名队员。现在在荣乌高速进津入口负责排查过往车辆,返程高峰,车辆增多,工作强度大,接触人数多,同样是“90后”,是党员又曾经是军人的于富沂毅然选择在最危险的抗疫一线日夜驻守。

  疫情防控期间,夫妻俩因为太忙,忍痛将孩子交由父母照顾,吃奶的孩子见不到妈妈总是哭闹,特别是睡觉时,老人们就得“过大关”。但老人们怕他们分心,很少联系两人。很多次李月回家消完毒,看到熟睡中的宝宝,都是满脸泪痕。有一次,她忍不住打电话跟丈夫“抱怨”,但于富沂很快就结束了这次通话:“谁家没点困难,现在疫情严重,我是党员,你是团员,咱们年轻,咱不冲上去,谁去。疫情不除,咱们不退。等孩子长大了,咱也给孩子讲讲当年老父亲老母亲抗击疫情的英雄事迹!”

原标题:西青区大寺镇:执子之手 伉俪情深共战疫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