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综合 |
|
||
|
||
【2月5日 正月十二】 执子之手 共同战“疫” “你上班星满空,我出发日当升。”这是孟向敏和爱人刘金龙的真实写照。 ![]() ![]() 孟向敏,西青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首批出征驰赴武汉的6名医护人员之一。 她的丈夫刘金龙,中北医院医政科科长。 ![]() 大年三十,接到上级通知,孟向敏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要求去疫情第一线参战。同为医生的丈夫无条件表示支持。 湖北 加油! ![]() 出发当天,刘金龙并没有去送机,因为他还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完成。刘金龙说,他看新闻知道,武汉医护人员紧缺,救治任务重,医务人员的工作非常辛苦,而妻子的班次是30小时轮岗,这意味着,一旦进了重症监护病房6个小时不能出来。 ![]() ![]() 由于妻子在武汉进入“红区”两次都是夜班,而刘金龙的工作在疫情期间是早上八点到晚上七点,两个人每天交流的时间,只有晚上六点钟一个小时。 孟向敏到武汉后被安排的第一项工作在消毒区。护理每组7人,医疗组3人,她一人负责物资及消毒工作。由于防护用具紧缺,许多像护目镜这样的用具只能用完消毒后下个班接着用,因此孟向敏工作量极大。同时,她要负责所有人员的防护是否到位,保证人人符合要求。 ![]() ![]() 身处抗疫一线,孟向敏要穿四层衣服,就算不做事情衣服也会很快湿透。更何况还要进行搬运医疗物资消毒。且不说浸出水的隔离服,N95口罩长时间绷紧鼻梁产生的压疮,也称为家常便饭。冒着这样的困难,她仍圆满完成了工作,防护服、护目镜、手套、帽子、脚套、口罩都按标识位置定点摆放,让其他医护人员感到安心。 ![]() 刘金龙的工作,也同样辛苦。为做好防控疫情,他所在的社区医院对中北镇各药店公开了热线电话,方便患者购药时咨询病情病况。一天下来,刘金龙嗓子嘶哑,不想说一句话,当看到与妻子的视频连线,互相鼓励互相问候,又觉得精神倍增。 湖北 加油! ![]() 这个春节,因为夫妻都在医疗一线,他们只好把7岁大的孩子送到河北老家,等疫情过后,再接回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咫尺天涯,我们并肩作战。 湖北 加油! ![]() 同样与孟向敏并肩作战的,还有她的同学们。2007年毕业后,因为这场疫情,把散落在祖国各地的花儿们“聚”到了武汉。孟向敏介绍,“我大学同学看见我发朋友圈,纷纷加我,嘱咐我注意防护,也说了他们单位积极组织支援队的情况,我2007年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目前有同班同学4人均已申请驰援武汉,等待出发。大学同级校友也已经到武汉受支援医院上岗工作,我们大学校友群也纷纷给我们鼓劲,加油。” ![]() ![]() ![]()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执子之手,我们共同逆行。 ![]() ![]() ![]() ![]() 【记者小记】 孟向敏到一线,她的父母并不知道。孟向敏申请延期无需替换,她的爱人也不知道。 ![]() ![]() ![]() ![]() 孟向敏——她是护士、是母亲,更是被父母用心呵护的孩子,是被爱人真心疼爱的女人。记者有个自私的愿望,在孟向敏胜利凯旋前,我们一起和她的爱人保守这个秘密,让两位老人减少牵挂。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