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经济
天津西青帮扶甘肃受援地脱贫纪实之五:生活像蜜一样甜
来源:西青信息港 作者:马晓熹 李洋 谢杨 乔瑞 苗高萌 编辑:李美玲 日期:2019-12-19
内容提要: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西青区认真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升级加力”的要求,持续深化对接举措、创新帮扶招法,探索开展旅游消费扶贫的新模式,力图通过旅游消费为甘肃受援地产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努力把天津市西青区到甘肃省景泰县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观光旅游“经典线路”打造成为脱贫攻坚的“靓丽风景”,助力当...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西青区认真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升级加力”的要求,持续深化对接举措、创新帮扶招法,探索开展旅游消费扶贫的新模式,力图通过旅游消费为甘肃受援地产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努力把天津市西青区到甘肃省景泰县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观光旅游“经典线路”打造成为脱贫攻坚的“靓丽风景”,助力当地贫困户脱贫攻坚。

  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东岔镇桃花坪村,每年六月,漫山遍野都开满小花,非常美丽,有天然氧吧之称。因此,这里也非常适合蜜蜂的养殖和收集。在这两片大概三四亩地的缓坡上,有三百多个蜂箱,蜂箱上统一印有五个字:“西青区帮扶”。

  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或土蜂,这种中国独有的蜜蜂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被列入我国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在甘肃麦积和景泰的许多贫困地区,这一箱箱的中蜂生产的既是香甜的蜂蜜,也是当地人美好的未来。

  蜂蜜虽甜,养蜂却是个苦差事,在产业化以前,这里人工养殖的蜜蜂蜂巢都是由十几年树龄的整棵原木开凿出来的,既有破坏生态环境的风险,放置这样的原木蜂巢到合适位置本身也很危险。

  麦积区畜牧中心养蜂办负责人孝凌宽说:“蜂箱就是放置在山林里的岩石上,比较避风向阳的地方,土办法就是蜜蜂自己做的蜂巢,一年以后到农历的八月十五,阳历的十月国庆节前后采一次蜜,给土蜂越冬的蜜留好,多余的蜜就可以采出来自己食用或者买卖。”

  一年一次采蜜显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那么,怎样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2018年3月,来自西青区的三百多个帮扶蜂箱,给这里的传统中蜂养殖产业打开了新天地。

  桃花坪村的党支部书记李福财说:“现在这个是采三次都可以保证蜜蜂自己的生长。去年3月份注册的合作社,西青投入了10万元,通过其他单位协调了20多万的资金,西青区去年5月份帮扶了500群蜂,价值将近50万。500群蜂发展到现在的800群,今年采了4000多斤的蜂蜜,今年的总收入是19万元左右。90多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是我们这个合作社的成员。其中,有50多户在我们这个合作社养蜂,90多户今年大概分到了10万元左右。”

  90户、10万元,这仅仅是一个甜蜜的开始,恢复了生态平衡的党川镇还有更加吸引人的地方。

  花庙村党支部书记任永生说:“2016年,我村成为市级美丽乡镇示范村,2017年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18年列为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通过这几年的精准脱贫精准帮扶,为我村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美丽乡镇展现出来的魅力不可估量,因地制宜精准扶贫,思路要开阔,更要有创新。发展乡村旅游,顾客体验很重要,美丽景色没有相应配套设施就没办法长久地留住顾客脚步。因此,对有资源的帮扶地进行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就是在为美丽乡镇化上魅力新妆。

  西青区副区长方伟说:“西青区在两年多的扶贫实践当中总结出了经验,就是紧紧抓住消费终端这个环节,通过消费带动产业、通过产业、通过就业带动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创新是我们在今年开动了对麦积和景泰的旅游扶贫专线,我们区领导带头自掏腰包,通过旅游进行扶贫。”

  麦积区文旅公司董事长屈英说:“党川镇花庙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也是重点扶贫项目,西青区和麦积区结对帮扶以来,我们通过西青区的部分扶贫资金开发打造我们花庙村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以前游客过来以后上厕所、吃饭都不是很方便,通过西青区的帮扶,游客服务中心也建起来了,旅游厕所停车场都建起来了,可以说是极大方便了来这里旅游的游客。自驾游来旅游的人数大概要在十几万人,建成之后游客的人数肯定会增多,因为吃住行都非常方便了。”

  在西青区扶贫资金150万的投入下,这里建起了村民们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的游客服务中心,建起了高标准的旅游厕所,建起了能容纳50辆汽车的停车场,并对有条件的农户进行了技术培训,为他们参与农家乐的经营提供了相应的支持,而来这里旅游扶贫的第一批游客就是来自西青组织的政府干部们和企业家们。

  今年,西青区创新扶贫方式,一次次组织政府工作人员自费赴甘肃对口帮扶地区旅游消费扶贫。41个团近两千人在麦积或景泰旅游消费超640万元。创新工作办法让当地贫困户们的腰包鼓了起来,笑容也多了起来。

  花庙村党支部书记任永生说:“我村现在发展农家乐20户,为村民增收带来了良好的基础,希望更多的游客前来花庙旅游观光,提高花庙村的知名度,下一步通过脱贫攻坚,建设花庙村水上乐园。从绿化环境卫生对我们生态保护做了巩固提升,原先我们花庙村的收入就是靠种庄稼,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的村收入由原来的2800提高到8300,今年实现全村整村脱贫。”

  麦积区文旅公司董事长屈英说:“西青区组织干部来旅游,给我们的带动一个是技术上的,另外一个是运营上的支持。这个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我们打算利用这个冬天的时间,对我们村上的这些贫困户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完以后就在游客服务中心工作。” 

  华喜汇通天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采购副总刘令川说:“下一步,麦积当地兴建自己的产业基地,培训研发生产包装,使得蜂蜜更完善。可以到麦积去旅游,我们有兑换券的形式,有旅游大礼包,回到天津可以到西青消费扶贫地去采购满意的农产品,这是我们打通旅游产品的原产地和消费地的尝试。”

  在离甘肃千里之外的天津西青,蜂蜜产品的旁边,摆放着一个蜂箱,也写有西青区帮扶。香甜的蜂蜜就是由住在这些蜂箱当中的蜜蜂酿造的,如何让这些香蜜包装精美卖个好价钱,西青区不但邀请专业人士包装设计这些蜂蜜,还给当地旅游资源也进行了包装设计提升改造,并且身体力行地探索开展旅游消费扶贫的新模式,努力带动更多的人去这些蜂蜜的产地进行旅游消费。我们相信这既是甜蜜的象征,也是美好生活的象征。

 

原标题:天津西青帮扶甘肃受援地脱贫纪实之五:生活像蜜一样甜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