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参与。做好垃圾分类,是拓展发展空间、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再利用的必要措施,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西青区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居民群众聚焦垃圾分类主题,畅所欲言。
垃圾分类虽是微不足道的小小举动,可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杨柳青镇学生徐春萌说:“我们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如果垃圾简易堆放或填埋,会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现在进行垃圾分类,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变废为宝的作用非常强大,每回收一吨纸可以造850公斤好纸,可以保护好17棵大树的生命。像电池、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等都属于有害垃圾,不能随意丢弃。我们的衣食住行与环境息息相关,现在很多大城市存在着严重的空气污染,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垃圾分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在思想上自觉、行动上自律。居民李婷说:“年轻人大多喜欢点外卖,以前吃完了将筷子、餐盒装在塑料袋里扔进垃圾桶完事。现在点外卖都备注不要餐具,吃完后的剩菜剩饭扔到厨余垃圾桶,一次性餐盒扔到其他垃圾桶。千万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分类动作,对于后续的垃圾处理可起了大作用。我现在也不‘简单粗暴’的处理快递垃圾了,快递纸盒属于可回收物,即便不能在家里进行再利用,也要将它折好压平,扔到可回收垃圾桶,在丢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免受到污染,被污染的纸张属于其他垃圾,可千万不要扔错垃圾桶。”怎么会把垃圾分类做得这么好。李婷说:“小区外面的宣传墙上讲的都是垃圾分类的注意事项,小区里的垃圾桶上除了标有醒目的分类标志外,还列明了各类常见的垃圾,让人一目了然。就连每家每户也都发了一个小型的分类垃圾桶,在家里就可以进行垃圾分类。”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高然说:“垃圾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果不好好地清理垃圾,会严重污染环境。垃圾分类是我们需要尽到的一份责任,是保护环境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同的垃圾会被送到不同的地方,再次发挥它们各自的用途。如厨余垃圾,当它们到达厨余垃圾处理场经过处理后,就会变成沼气或者肥料被二次使用。我居住的小区里开展了很多垃圾分类方面的讲座和宣传互动活动,提高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让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更好的被群众接受和理解。”
鲍姝君和奶奶一路走来,发现村里的小路变得干净整洁了,就连垃圾桶也不一样了。奶奶说:“原来我们哪懂什么垃圾分类啊,现在教我们生活垃圾该怎么分类,我们知道了哪个垃圾桶该怎么放垃圾,不像以前那样乱扔垃圾了,这环境可不就变得更好了。”听了奶奶的话,鲍姝君也认真学起了垃圾分类知识。她说:“我们平时生活中的旧报纸、杂志、易拉罐、旧衣物这些都是可回收物。吃完后的骨头、蔬果皮、剩饭等,把它们收集起来,能当作肥料来帮助农作物生长。我要学好垃圾分类,让这些垃圾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科学处置分类垃圾好处多。王鑫蕊说:“生活垃圾中含有不易降解易侵蚀土地的物质,通过垃圾分类,去掉可回收和不易降解的,能大量减少垃圾数量,减少占地和污染。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等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可见,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