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鉴赏
看电影
来源:天津日报.聚焦西青 作者:任志民 安长生 编辑:韩璐 日期:2019-08-19
内容提要:

  ◎篆刻◎ 安长生 乐趣

  在新兵连里,我最记忆犹新的莫过于集体看电影。那是刚到部队不久,新兵训练枯燥乏累、思亲念家,又赶上季节交替、春寒料峭,其他文体活动也不多。提到看电影大家都是热情似火,满怀期待,甭提有多高兴啦!

    当时,部队看电影,因为条件限制,只能将就在室外的训练场上,我常常叫它“露天多功能活动中心”,或者叫作“露天剧院”。如果是赶上下雨天,刮大风,要么不演,要么在连队的饭堂里演,各个连队轮流组织观看。

    在我们部队有两个训练场,一个是前面提到的训练场,功能非常齐备;另外就是炮兵训练场,这个属于炮兵专业训练场地。

    训练场面积很大,能够组织全团官兵集合训练,能够容纳五十多台军车列队检阅,还能够出早操、练军体拳、踢足球、打腰鼓、看电影等等。团里的大型集体活动基本上都在这里组织进行。

    训练场呈长方形,东西两面是全团两条主要道路,一条叫“光荣路”,是出行路线;一条叫“长征路”,是回来路线。南北狭长,有两个足球场大小。在南边,有座影壁墙,高三十米,宽八十米,专门放电影用的。而在北面,也有个相同的影壁墙,只是比南边的略小。影壁墙的前面是主席台,有时也用作指挥台。

    看电影,一般情况下时间定在周六或者周日进行,晚7点40分准时开始,主要考虑大家看完《新闻联播》后,稍作休息,再过来时间正好。

    每次看电影,各连拉歌比赛是一项必修内容。这属于不是比赛的比赛,你方唱罢我登场,很是火爆气派。

    一般指挥唱歌的是连队指导员。我们新兵连300多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声音大,调不准。在我们座位的旁边,是一营“老兵方阵”,是全团唱歌功底最好的营队之一,自然是少不了“炫耀”和“拉歌”。

    “拉歌”的口号是:“某某连!来一个!”如果这个连队不回应,那就一直不停地喊口号:“某某连!来一个!”直至这个连队的指导员站起身,方才罢休。老兵连指导员开始接招,大声说道:“人家新兵连唱得不错,咱们连也不是不会唱,你们说是不是啊?”这个连的官兵齐声回答:“是!”接下来就是这个连队开始唱歌……很有味道,这是部队的味道。多年以后,我还常常想起,仍旧回味无穷。

    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在部队学唱的歌曲有《当兵十八岁》《团结之歌》《打靶归来》等等,后来学的就多啦,一首又一首,好像唱也唱不完!

    看电影,纪律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各营连都有自己的区域,统一方凳,统一服装。要坐得挺直,目不斜视,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地吐痰,当然更不能吃东西。

    军人看电影和老百姓是不一样的。场外四周还有哨兵,随时都有纠察在巡逻,不能随便出入。

    看电影,随军家属和孩子可以观看,受邀的附近老百姓也可以观看,只是必须坐在部队规定的区域内,或在哨兵的两侧,或在部队的后面。

    我记得到部队后,看的第一个电影片名叫《冰山上的来客》。尽管我们初进军营,不是“冰山上的来客”,却感受到了部队大家庭的温暖。

    后来,新兵连结束,我被分到了政治处,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放映员。在政治处,我先是看电影,后来我放电影,再后来我当上了“电影”的制片。真是人生如梦,“戏剧”人生。

原标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