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新闻 >> 天津
铸造幸福宜居的民生格局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廖晨霞 编辑:曹静 日期:2019-07-16
内容提要:立足于“天津市中心活动区、创新驱动先行区、和谐优质生活区”建设目标的基础,河西区找准定位,精准发力,打造品质城区、建设首善之区,走出一条以民生为核心、全面建设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发展路子。

  立足于“天津市中心活动区、创新驱动先行区、和谐优质生活区”建设目标的基础,河西区找准定位,精准发力,打造品质城区、建设首善之区,走出一条以民生为核心、全面建设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发展路子。

  经济发展跨越提升夯实品质城区根基

  在中心城区率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破千亿元;每年天津金融业四分之一以上的增加值出自于河西;超亿元楼宇达到29座,位居全市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占比97%……这是河西区高质量发展交出的一个“成绩单”,也是河西区70年来巨大变迁中的一个缩影。

  转方式调结构,推动老工业区加速转型升级。从都市型工业园到陈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8年,陈塘自创区共有企业7857家,累计实现收入396.57亿元,以设计产业为支撑的科学技术与研究服务业销售收入达到65.74亿元,同比增长16.8%。推动成立的“北方设计联盟”,成员单位总数达到115家;建设南理工北方研究院,激光、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不断壮大;全区规模超亿元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77家,市级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3700余家,创新创业载体面积达22.4万平方米。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了以金融、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的新型产业体系。各类金融、新金融机构总数达700余家,总部及地区总部金融机构104家。截至2018年底,全区商务楼宇总数达129座,楼宇企业数量超1.4万家,亿元楼宇数量位居全市首位,楼宇企业留区税收占全区税收收入的60%以上,成为“立起来的开发区”。

  经济发展不断实现新飞跃。2018年,河西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1.98亿元,完成国内招商引资实际到位额100.28亿元。今年前三个月,京东云(天津)创新中心揭牌、中交京津冀区域总部首期项目开工、中交智运项目成功落地。

  中电建设、东方金信、国美智能等国内知名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和澎湃新闻、界面新闻等知名商业网络媒体签约入驻天津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截至目前,665家京津冀企业抢滩河西;61天核发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刷新了全市最快纪录……数字背后是河西区着力推动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营商环境提升的底气和信心。

  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扮靓绿色宜居颜值

  “安居”是最基础、最现实的民生需求。河西区整体规划设计、整体协调配套、用足用活政策、狠抓重点难点,让河西百姓的“安居梦”逐步照进现实。1985年,河西区“三级跳坑”住宅改造工作完成;1994年至1997年,谦德庄危改工程竣工,累计安置居民17541户,率先在全市完成成片危陋房屋改造任务;2017年,完成小二楼拆迁工作,安置居民2.5万余户,原址打造绿地29.2万平方米。

  “安居”更要“宜居”。河西区在中心城区率先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载体功能不断增强。继率先完成大规模旧楼区综合修整工程之后,启动实施了旧楼区提升改造工程,累计提升改造旧楼区383个、1266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成片、散片旧楼区居住功能提升改造的全覆盖;完成了102个小区512.88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及远年住房改造,启动城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对226个小区开展微修复微提升微改造“三微”工程,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普遍提升。开展了河西区海河堤岸设施维修改造项目、天津湾公园提升改造项目等数十项市、区级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项目,生态城区创建取得阶段性进展,绿化覆盖率达40.52%。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精心打造幸福城区

  9个市级文化院团、5个市属文化产业集团、12个市区级演出场馆、9个会展设施聚集河西,为百姓带来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义务教育完成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保持100%,位居全市前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9名全科医生,186个家医团队,让居民享受高标准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惠民实事落地开花,亮眼成绩掷地有声。

  河西区通过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了让每一个片区都拥有了优质中学、优质小学、优质幼儿园以及优质民办学校;海河中学二期工程、教育中心新址、新四中等载体相继投入使用;2019年再开办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3030个;新成立3所学校小学部……办学体制机制持续创新,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

  立足区域医疗资源优势,河西区积极对接三级医院,做好专科医联体建设,同时发挥二级医院枢纽作用,利用资源下沉,提升服务能力;连续三年将“河西区肿瘤防治示范区项目”纳入20项民心工程;出台了涵盖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医养结合、助餐服务、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一揽子措施,建成老年日间照料中心22个,确定11个助餐点,着力解决老年人就餐难的问题。

  坚持以文化塑造城区品质、助推产业升级、增强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河西区倾力打造西岸文化品牌,逐步发展成具有影响力的十大系列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14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42个社区文体活动室、6家西岸书斋、110个图书馆基层服务点、36个公园落地生根,“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成为又一独特文化符号。

  如果说,物质文明聚集一个城区的形,那么精神文明则锻造一座城的神。河西区不断深化以天塔街“邻居节”、越秀路街“红色氧吧”为代表的“一街一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项目,带动群众参与文明创建,改善民生、惠民利民。截至目前,共打造30个文明交通示范路口;设立150个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和420个窗口单位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开展千余场次“爱心联盟奉献社会”全民公益行动,培育推荐全国文明单位11家、市级文明单位28家、打造市级文明社区22个。

  70载栉风沐雨,70载砥砺奋进。国家卫生城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天津最具幸福感城区等荣誉始终激励着河西人砥砺前行的奋进斗志,以不变的惠民初心,孕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推动城区跨越式前行;以一次次华丽转身惊艳芳华,诠释开拓进取的时代风尚,铸造幸福宜居的民生格局。

原标题:铸造幸福宜居的民生格局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