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健康
春季养肝正当时
来源:北方网 编辑:韩璐 日期:2019-04-30
内容提要: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中医理论讲:养生应顺应天时变化,春天五行属木,而人体五脏之中的肝也属木,如果在春季好好调养肝脏,就可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有效预防疾病。那么,春季该如何养肝护肝呢?

  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中医理论讲:养生应顺应天时变化,春天五行属木,而人体五脏之中的肝也属木,如果在春季好好调养肝脏,就可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有效预防疾病。那么,春季该如何养肝护肝呢?

  养肝可以这样做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根据十二经络运行时间,凌晨1点-凌晨3点血液流经于肝,此时肝经当令,应让身体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则肝的修复功能会受到影响。同时,晚上不应从事过多脑力工作,尽量在23点之前睡觉。

  运动可以改善机体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建议每天抽时间做些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打八段锦、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但运动不能过于剧烈或时间过长。运动到大汗淋漓会损耗身体的津液,津液即气血。

  保持充足睡眠,卧室常通风

  春季,昼变长夜变短,昼夜交替的变化,人的抵抗力会略有下降。这时,肝脏的负担便会加重,因此让肝脏保持充足的休息至关重要。

  中医认为,肝胆在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3点时最兴奋,各个脏腑的血流经过肝胆,此刻肝胆解毒的作用也达到最高峰。

  人应在此时顺应自然,保证充足的休息,以提高肝脏各项机能和机体的防御能力。

  此外,建议居民经常给卧室常通风,保持卧室空气流通。平时适当参与户外锻炼,以助肝生发,吐故纳新,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保持一个好心情

  春季阳气生发,容易上火动怒,而肝是喜欢疏泄、讨厌抑郁的,生气发怒会影响肝的疏泄,导致脏腑机能紊乱、气血淤滞不畅或气血上涌、疾病丛生,“怒伤肝”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春季养生尤为注重精神调理,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

  饮食宜清淡、温热

  春季养肝在饮食方面要宜清淡、温热,以清补、平补为原则。可以多吃大枣、山药以及葱、韭菜等保肝食物,忌吃生冷和辛辣食物。

  春天是肝旺之时,不宜多吃酸性食物,酸性食物可使肝火偏亢,不利于阳气生发和肝气的疏泄,损伤脾胃和人体阳气。所以,春季“宜甘减酸”,少食辛辣食物,多吃青菜、水果等滋润食物。可适量选用蜂蜜、山药等养肝护肝的食物,既有利于养肝,又能固护脾胃。也可选择具有明目、养胃、利肝、清热解毒等作用的春季时令蔬菜,如香椿、荠菜、春笋等,以养阳敛阴,养肝护脾。

  这些行为极损伤肝脏

  过多食肉伤肝。餐餐大鱼大肉,顿顿重油饮食,脂肪会多到肝脏来不及消化,只能积压在肝细胞内,最后可能导致脂肪肝。如果脂肪肝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起脂肪性肝硬化,甚至肝癌。

  长期喝酒伤肝。酒喝下去后,只有10%经过胃肠道排出体外,另外90%则需要肝脏分解代谢。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会变成乙醛,乙醇和乙醛对肝细胞而言都是毒药。轻则损伤肝细胞使肝酶(即转氨酶)从细胞内跑到血液里,所以很多人酒后查血会发现肝酶(转氨酶)升高。重则肝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经过一系列演变成为酒精性肝硬化,最后可能发展成肝癌。

  乱吃药伤肝。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它会参与药物代谢,并分解有毒物质。很多药物说明书中描述的不良反应,会标明: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肝酶升高,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所以,不管是中草药还是西药,都应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应定时监测肝功能。至于那些写着“不良反应尚未明确”的药物,更需要注意。

  5种病毒专门伤害肝。即我们常说的: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所有肝炎病毒都会引起肝脏急性损伤,其中乙肝、丙肝病毒还可能造成慢性损伤,导致肝硬化、肝癌。

  时令药膳方推荐

  佛手当归茶

  材料:佛手5克、当归5克、白芍6克、五指毛桃15克、淮山15克、麦冬5克(一人分量)

  做法:材料洗净,放入水中煮沸后,调小火,继续煲半小时到一小时。

  用法:当茶饮,每周一到两次。也可以放入瘦肉一起煲,当汤饮。

  功效:佛手有疏肝作用,当归可补血,白芍可养血敛阴,五指毛桃可补气化湿,淮山可健脾祛湿,麦冬可润肺。该茶饮(或汤)非常适合当下岭南的气候,可疏肝养肝、健脾祛湿。

原标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