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健康 |
|
||
|
||
对于癌,我们必须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只要我们活得足够久,那就一定会得癌症。 一方面,是基因突变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免疫力也越来越弱。 但是,只要我们积极预防、勤做筛查,及早发现,早诊早治,癌,又算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 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 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较好治疗; 1/3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本周是第25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为“科学抗癌,预防先行”。 很多人都会问,有没有一套专门针对肿瘤的检查项目可以来早期发现癌症? 对此,浙中医大二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吴凌康主任医师表示,肿瘤筛查是一种更专业、针对性更强的体检方式。哪些人要做,要做哪些项目,怎么做,都是有讲究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检套餐就可以解决。肿瘤筛查要综合考虑年龄、性别、家族史、居住地、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有针对性选择检查措施。 据浙江省最新“癌情”,浙江省恶性肿瘤发病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宫颈癌、食管癌和子宫体癌。 这十大肿瘤应该如何进行早期筛查?记者采访了省内在各肿瘤领域的专家,请他们现身说法,赶紧来看看自己属不属于高危人群,需要怎么预防! 一、肺癌筛查 指导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肺部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周建英 “如果有咳嗽,以干咳为主,持续一两个礼拜还不好,并且伴有胸痛,痰中带血,没有发烧,一定要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高危人群: 1.55周岁以上、有吸烟史(每年吸烟30包以上)、戒烟少于15年的。 2.职业接触烟雾较多,有其他患癌史、有肺癌家族史、患有慢阻肺或肺结核的、以及经常被动吸烟(二手烟、油烟、粉尘)等。 筛查手段: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根据国际上的筛查调研显示,对高危人群的低剂量CT筛查能发现85%的I期周围型肺癌,并可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筛查发现的肺内结节,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下一步的随诊和处理方案。 二、乳腺癌筛查 指导专家:浙大二院肿瘤外科副主任陈益定 “平时摸乳房自查时发现有可触及的肿块,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做检查。” 高危人群(有2条及以上以下因素): 1.未育或≥35岁初产妇。 2.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年的妇女。 3.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或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 4.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 5.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 筛查手段: 1.一般妇女 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一次。 超声检查:35岁以后每年1次。 钼靶检查:40岁医生每年1次;70岁以后每两年做一次。 2、高危人群 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MRI)检查。 三、甲状腺癌筛查 指导专家:浙大二院甲状腺外科主任王平主任医师 “甲状腺结节一般由体检查出,很多患者没症状,查出甲状腺结节也不重视,任由其向癌细胞发展。” 高危人群(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 1.由于其它疾病,头颈部进行过放疗的患者。 2.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的既往史或家族史(有血缘关系)。 3.甲状腺结节>1cm,且结节生长迅速,半年内增长到1cm以上。 4.甲状腺结节>1cm,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 5.甲状腺结节>1cm,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6.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者。 筛查手段: 1.甲状腺筛査要同时进行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 2.一般人群 临床颈部体检:20岁~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 3.甲状腺癌高危人群 颈部超声(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检査,每年一次。 4.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一次颈部超声检查。 四、结直肠癌筛查 指导专家:浙大二院副院长、大肠肿瘤综合治疗病区主任丁克峰 “平时要平衡饮食,及时治疗譬如息肉、炎症、便秘这样的小病,同时注意体检健康,发现大便隐血也要引起注意。” 高危人群: 1.结直肠癌治愈性切除史。 2.一级亲属结直肠癌或结直肠癌家族史。 3.持续炎症性肠病。 4.已知或怀疑存在遗传性综合征。 筛查手段:45岁~75岁,可以选择做粪便免疫化学试验、粪便隐血试验、DNA检测、结肠镜检查、CT结肠成像、结肠镜检查等方式。 五、胃癌筛查 指导专家:浙大二院消化内科主任蔡建庭教授 “平时出现嗳气、反酸、胀气、腹痛、拉黑色的大便(可能是胃出血)等肚子不舒服的状况,这是消化道给你的一个‘警报信号’,最好要来医院看看。” 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 2.饮食习惯中,喜欢盐渍、腌制、烟熏、油炸食物及动物红肉,抽烟酗酒。 3.有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4.有胃癌家族史。 5.有包括肠化、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曾经接受过胃部手术等癌前状态。 6.来自胃癌高发地区(譬如浙江岱山等)。 筛查手段: 1.胃癌高危人群可考虑直接进行胃镜筛查。 2.风险分级较低者,可先抽血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筛出胃癌高风险人群,再进一步行胃镜检查。 3.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则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后续根据活检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 六、肝癌筛查 指导专家: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胡智明 “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仅有食欲不振、纳差、乏力、体重下降等表现,每年的正常体检千万别拉下。” 高危人群: 1.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 2.长期酗酒。 3.非酒精脂肪性肝炎。 4.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 5.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6.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 筛查手段(仅针对高危人群): 1.血清AFP检测、肝脏超声检查。 2.发现异常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七、前列腺癌筛查 指导专家:浙中医大二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吴凌康主任医师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但肿瘤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颈时,则会发生类似下尿路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禁。” 高危人群: 1.年龄>50岁的男性。 2.年龄>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3.年龄>40岁且基线PSA>1μg/L的男性。 筛查手段:直肠指检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 八、宫颈癌筛查 指导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程晓东 “宫颈癌是目前为止唯一一种明确病因,可预防的癌症,有无HPV感染是关键因素。” 高危人群: 1.感染HPV。 2.非常早开始性生活。 3.20岁以前生孩子。 4.多次分娩史。 5.性生活频繁且多,有多个性伴侣或配偶有多个性伴侣。 6.有长期吸烟史。 7.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 筛查手段: 1.每5年一次HPV检测加巴氏试验。 2.定期作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或薄层细胞制片技术检查(TCT)和肿瘤标志物(SCC、CAl25、TPA)联合检查。 3.在阴道镜下作病理活检进行确诊。 九、食管癌筛查 指导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胸外科郦志军主任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少人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如果感到吞咽困难,进食时有哽噎感,一定要马上到医院检查,尽早治疗。” 高危人群(符合下列1和2-6中任一项者): 1.年龄>40岁。 2.来自食管癌高发区。 3.有上消化道症状。 4.有食管癌家族史。 5.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6.具有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筛查手段(仅对高危人群): 1.普通内镜检查,并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电子染色内镜等精查。 2.如内镜下没有发现可疑病灶,则定期随访;如内镜下发现可疑病灶,则进行活检病理,根据不同的病理结果采取相应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 十、子宫内膜癌 指导专家: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妇科病区主任倪笑玲 “绝经后发现出血不要疏忽大意,特别是绝经不久的,千万不要自我判定是月经还没有完全干净就放任不管,建议每年定期体检一次,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流水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高危人群: 1.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 2.过量食用滋补品。 3.不规范进行激素补充。 4.体型肥胖,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 筛查手段:不建议普通人群接受子宫内膜筛查。对高危人群,可进行经腹超声、经阴道/直肠腔内超声、MRI及CT。 |
||
|
||
相关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