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西青信息港 >> 生活 >> 鉴赏
我的四十年──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
来源:聚焦西青 作者:彭巧 编辑:韩璐 日期:2018-05-11
内容提要:

  编者按: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间,改革开放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这40年来,每一个中国人都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享受着开放的果实。为了生动记录这40年来的巨大变化,生动展现西青区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中共天津市西青区委宣传部和天津市西青区新闻中心联合举办“喜看身边变化 礼赞发展成就”──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活动。面向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征集记录自己或家庭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描绘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记叙改革开放以来自己和身边人对日益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受,突出时代性,弘扬主旋律。

  本期开始,特辟专栏,让我们一起回忆在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参与、创造、见证、受益”的经历和感受,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难忘的个人见闻和思考感悟,通过对各行各业各方面以及个人与家庭生活变化的记述,深切感知改革开放40年来西青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22日通过的全会公报中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而冲破“两个凡是”的藩篱,由党的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划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此,中国的大门向世界开放,改革大潮在中国大地上涌动,其势不可阻挡。我们这一代目睹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既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见证人,也是改革开放红利的分享者、受益人。从百姓关心的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我感受颇深。

  住:广厦千间 润泽万家

  1978年,我还在内蒙古自治区,就在那年的12月底,我所在系统的锡林郭勒盟农管局为我的工作调动发商调函至天津市西郊区委组织部,经过一年多的等待,我于1980年3月调回家乡,分配在区妇联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了新的生活。

  1980年10月我结婚时,是租的房子,一间13平方米的小屋,月租5元,没有厨房,没有厕所,和房东住在一个院子里。

  1981年,单位分配给我一个三家一个单元的伙单,最里边是组织部的陈松友,两间房,独立厨房,我家和宣传部的赵家跋分住各15平米的两个单间。我们两家伙用一个厨房,三家共用一个厕所。居住条件改善了,但三家同在一个窄小的单元里生活,出出进进多有不便。

  1982年12月,单位调房,一是区委宿舍楼,就在现在的农业大楼的位置,离单位近。二是陵园西里长虹楼,与现在的西青医院隔路相望,离单位远。区妇联派我参加调房协调会议。陵园西里长虹楼各50多平方米的两个偏单分给了我和组织部的于化利,因为我家没有煤气罐,大家一致通过把三楼给我,把四楼分给于化利,我家和于化利家成了楼上楼下的邻居。可别小看矮了这一层,那时的楼房没有暖气也没有燃气,生活用煤取暖用煤都堆在楼下,每天用多少都得从楼下往楼上搬,是个力气活。住房少一层就少了一分苦力,多了一分便利。

  1998年底,最后一次福利分房,我家从陵园西里长虹楼调配到没有电梯的柳苑里六楼,90多平米,原住房陵园西里长虹楼由单位收回。

  2009年9月,我们搬到110平米的高层电梯房,至此,房子问题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生活在宽敞明亮的新楼房里,我经常想起小时候。

  1957年,我5岁,随父母从河北省饶阳县的一个偏僻小村来到杨柳青,住在每月月租两毛、一明一暗两间小屋里。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区房管局给我们家调剂了一间由食堂改造的单间公房,才结束了租房的日子。这间房子16平方米左右,唯一的一个窗户离地面高且小,因窗外是一条长长的狭窄的胡同,屋内常年不见阳光。屋顶有一个天窗,冬天进风,冷;夏天闷热,下雨时还漏。那时我还在内蒙古,父母和三个弟弟妹妹就在这间屋里生活了十几年。父亲在这间屋里去世,妹妹在这间屋里出嫁,大弟在这间屋里娶亲。这样简陋的住房条件在杨柳青不止我们一家。还有一些祖传老屋、百年老宅,年代久远失修,斑驳沧桑,岌岌可危,整修无力,重盖无望,房子成了杨柳青人心中的难以化解的心结。

  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杨柳青,西青区委、区政府乘风启航,科学规划,从长计议,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对杨柳青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彻底改造。昔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杨柳青中心区三不管、菜市大街、大寺胡同如今已成为繁华的商贸中心和旅游景区。曾经住在这里的居民在房改中,告别低矮潮湿、脏乱嘈杂、出行不便的旧房,住进政府建造的新楼房。昔日梦想,一夜成真,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感恩之心,铭记于心。那时人们见面说的最多的是:我们赶上好日子了,我们自己办不到的事,政府都给我们办好了。大家互相鼓励着,这么好的日子,好好珍惜,好好多活几年吧。

  我的弟弟妹妹们的住房也在旧城区改造中面积增加,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都有了属于自家产权的房子。尤其是我的侄子,在即将结婚时赶上了“拆改”,顺理成章地有了两室一厅的婚房,一道自家难以解决的难题就在改革红利的分享中迎刃而解了。

  广厦千间,润泽万家。和杨柳青同步,西青的乡村也发生了让人刮目相看的巨大变化。楼房林立,双气进屋,道路硬化,绿荫环绕,空气新鲜,宜居清爽,家家都是家电齐全,装修到位,方方面面不输城市。有的村庄村民一家就分得两套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出租,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就这么不期而遇。

  住有所居,心有绿洲。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

  当然,社会发展进程中总有不足和瑕疵,当房地产行业出现炒房乱象的时候,党中央听到了百姓“买不起房”的呼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说出了百姓的心里话,赢得了百姓的掌声和共鸣。

  春风化雨康庄道,春风送暖好行舟。住房,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我们坚信,房子的新的春天──让老百姓买得起房的愿景,即将到来!

  食:餐桌丰盈 珍馐味蕾

  天津作家姜维群说:“民以食为天。为什么把吃东西这件事比喻成天?因为,如果说地大,地只是海洋的一半;如果说海大,海和天(宇宙)比起来,不过是沧海一栗,所以,中国人认为吃饭是件天大的事。”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需求。

  我们曾为吃困扰。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无论什么东西都凭本凭票定量供应。粮本、煤本、副食本等各种各样的本以及五花八门的票、券、证,令人眼花缭乱,也给人们带来不小的麻烦,想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为吃穿发愁,还要随时检查这些本本票票别过期,别作废,别丢失,得浪费多少脑细胞啊!

  1970年,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我们的任务是:屯垦戍边,亦兵亦农。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担负起保卫边疆的重任,还要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治窝──给自己盖房;治坡──给自己种粮。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吃莜面疙瘩,盐水佐餐,缺油少菜。

  1978年7月,我从宝日格斯台牧场四分场调到锡林郭勒盟农管局地毯厂,这就等于从农村调到了城市。地毯厂坐落在西乌珠穆沁旗,一天,我到旗里唯一的商店遛达,看着食品柜里的鱼肉罐头咽了半天口水,愣是没买。我怕被人批评“小资产阶级思想”“贪图享受”。我在西乌旗工作生活了20个月,始终没买那听罐头。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的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教育,抑奢崇俭的思想理念根深蒂固,严格要求自己,自律到近乎自虐。现在想想,真是挺对不起自己的,不就是一听罐头嘛,又不是原则问题,怎么就那么想不开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食品物品逐渐丰富,吃饭已经不是问题,家庭主妇不再为吃饭发愁。随着粮食购销体制不断调整和改革,国家逐步放开了粮食销售市场和销售价格。1993年4月1日,粮票、粮本同时废止。过去粮食凭本供应,比如我,每月凭粮本按比例供应米、面共28斤,粮食市场放开后,随便买,且品种繁多。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一门大学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觉地变化着。

  在吃饭问题上,我们从没得吃到吃得饱,从吃得好到吃得科学、吃得营养、吃得安全,在吃饭问题上逐步讲究起来。国外商家更是把超市建到了咱们的家门口,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外国食品,既方便又实惠。小小的餐桌丰盈起来,把我们的日子滋润得五彩斑斓。就拿饺子来说吧,过去只有过年才能勉强吃上一顿饺子,因为白面限量,包饺子的面得从平常一点点地省。为满足市民春节期间吃饺子的需求,政府要专门制定春节市场供应方案。1960年,天津市第三商业局的春节供应方案中明确提出:保证市民除夕吃上素馅饺子,初二吃上捞面,每人供应馃子二个,共700万个。你瞧瞧,今天不屑一顾的馃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上了红头文件。再看看现在,饺子已是平常物,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吃,自己不愿意做,超市应有尽有。鱼馅的、肉馅的、三鲜的、全素的,随你挑随你选。赶上吃饺子的节日,如初一、十五,酒店、酒楼更是人满为患。

  改革前,日子的艰难表现在舌尖上,现在舌尖上的精彩表现在会吃上。天上飞的,深海游的,地上跑的,树上结的,人工制造的,大棚的,改良的,有机的,跋山涉水从国外进口的,不一而足。过去想都不敢想,见都没见过的食品、果蔬,现在装进了市民的菜篮子,摆上了家家户户的餐桌。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物质的极大丰富,就没有今天舌尖上的盛宴。

  一个吃字两重天。我经常感叹,过去想吃,没有,现在有了却吃不动了。但我仍感欣慰,我们在晚年赶上了好日子,值了!我们的子孙从小生活无忧,幸福自在地成长着,这就足够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地活,慢慢地老,晚晚地病,静静地走”。这是柳岸老师在《怀念王老汉》的文章中说的,我非常赞成。我们都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身体保养好,不给国家添负担,不给子女添麻烦,少让自己受点罪。

  纵观历史,中国,这个有着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只有共产党才真正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党,是在改革开放中带领我们走向阳光大道的领路人。

  衣:衣着服饰 尽领风骚

  1954年9月,全国启动实施棉布定量供应,各地分期按人头发放布票,布料、成衣、床上用品等统统凭票购买。1957年4月,国务院向全国人民发出“战胜困难 精打细算 节约棉布”的号召,城市居民、大中学生,全年的布票定量由36市尺下调到24市尺。那时,布票不够用,钱也不宽裕,穿衣必须精打细算,家家户户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孩子多的人家,往往是一件衣服老大穿,老二穿,老二穿完了老三穿,穿的不能再穿了,再把旧衣服撕成条、撕成片,一层层用浆糊粘贴起来打“夹子”,好一点的布粘贴三四层,做鞋帮用。次一点的布粘贴四五层、五六层纳鞋底用,那真是物尽其用,一丁点都不浪费。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衣服都是晚上洗,第二天穿,没有换洗的衣服,一件衣服总是由新到旧,破了再打补丁。上中学的时候,我曾有过一条军绿色的裤子,掉色。为了让裤子常新,每当裤子掉色,就用二分钱买来的绿颜料染一染,一袋颜料可以染两次。小的时候穿衣都是那个样子,童年就那么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上世纪50年代末到“文革”时期,中国没有时装概念,衣服款式基本男女一个样。颜色只有灰、蓝、黑。“文革”后期,街上流行在上衣的两个胳膊肘、裤子的两个膝盖和屁股的位置上打补丁。这成了当时的一种时尚。

  1970年参加兵团,前三年供给制,衣裤鞋帽、被褥铺盖,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冬到夏,从头到尾都是军绿。后来在衣着穿戴上的要求不那么严格了,但偶尔有战士穿件新衣服还是不习惯,看着别扭。

  现在走在街上,看到人们穿着讲品牌,讲质量,讲款式,讲流行,讲档次,讲个性,一个个风情万种,时尚雅致。我就想起自己的青春时期大部分时间穿着绿色军装,31岁才有了第一条属于自己的裙子,做了一件半袖衫还特意做成了男式的领子,担心女式领子“太小资”,太招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在妇联工作时,有一次妇联的老大姐们说起买皮鞋,一双方口皮鞋24元,我记得一位大姐说,二十四块,太贵了,什么时候降到十四块我就买。我在心里积极地响应着,同时在心里说,十四块也贵,降到八九块钱还差不多。那时我的工资每月38元,一双布鞋三到五元,所以舍不得花更多的钱买皮鞋。结果,鞋的价格不但没降,反而一路攀升。现在,一双皮鞋几百元已经司空见惯,上千元的鞋也有,要说有人穿上万元一双的鞋也没人大惊小怪。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观念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虽然谈不上时髦时尚,但春夏秋冬应季的鞋帽、衣服也是装满鞋柜、衣柜。

  一个国家的服饰,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和进步。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穿衣历来是很讲究的,尤其是我们的唐装,惊艳世界。现在我们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衣着服饰引导世界潮流,尽领风骚,这是进步,更是传承。所以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

  行:出行便捷 通衢达天 

  出行,是人类主要活动之一。代步工具则决定着出行的质量、速度。在交通工具的体验上,我有着较深的感受。

  我曾在内蒙古大草原生活了十年,坐过牛车、马车、勒勒车;坐过卡车、拖拉机、大解放;坐过吉普车、小轿车、越野车;探亲时坐的是公交车;耕地时站过轻耙、重耙机;收割时坐过大型康拜因;曾乘撒药的飞机上过天,也曾在自治区开会返程时,从呼和浩特乘坐民航飞机到北京。但在草原上,主要交通工具是马,出行时大多骑马。到兵团后,我在连队生活了十个月,之后调到团政治处工作。因为经常下连队,学会了骑马。但回家探亲或到旗里办事因路途遥远,还是得坐车。那时交通工具短缺,有什么坐什么,有车坐就是最大的幸运,没有挑选的余地,出行就是一场磨难,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冬天从宝日格斯台牧场坐敞篷卡车到西乌旗,冻得双腿没了知觉;回家探亲,途中倒车买不到车票,焦急无助;坐火车没座,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下车时两条腿迈不开步;因车超载被挤得喘不出气来,难受,这些我都体验过。再看现在,战友们故地重游,乘飞机、坐高铁,开私家车、坐豪华大轿车,舒服、快捷、便利,让出行更显从容,曾经的窘迫出行已成为过去时,已成为记忆中的碎片。

  回到家乡后,遇到的第一大难题就是不会骑自行车,学了好长时间愣是没学会。近四十年了,无论到哪,无论多远的路,我都是一二一,甩着双臂用两条腿丈量。我在陵园西里住了17年,走了17年。最初每天早中晚三次,路远又没有公交车,每天上下班像冲锋一样,下班进门做饭,吃完马上出门。现在,我家住在杨柳青的最东头,公交车开到了家门口。

  西青区地处市中心的西南部,西北端至东南端纵长45公里,东西最大跨度15.5公里,是一个狭长的平原地带,总面积500多平方公里。上世纪60年代,杨柳青只有153路公共汽车一条线路通市里,当时的终点站就在现在的杨柳青广场西北角。交通不方便,人们出行也少,杨柳青人很少到市里去。

  后来线路增加,先后有了175路、170路、669路等十几条公交线,在西青道火车站对过建了汽车站,出行条件有了改善。如今,西青区每天都有100多辆公交车把人们送到要去的地方。

  近几年,高铁南站建成,地铁2号、3号线开通,更是让西青区的交通快捷方便,通衢达天,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来西青,带来了西青工业、商业、饮食、旅游等经济活动的繁荣和快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流行“三大件”,其中之一就是自行车。那时,谁家要是有一辆自行车,是非常自豪、非常有面子的事情,让人们羡慕。到了上世纪80年代,自行车还是紧俏之物,想买自行车,只有钱不行,还得有自行车票。而票也不是家家都有,得托人走“后门”才行。一辆自行车,承载着人们生活的痕迹。到了上世纪90年代,自行车已是家家必备,一家有两三辆自行车已不稀奇。

  2017年,摩拜、ofo共享单车在西青实现无缝对接,方便得不能再方便,解决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从当年骑自行车的美感到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出行主流,更是让我们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脉搏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如今,百姓出行,上天(飞机)、入地(地铁)、下海(游轮)已是很平常的交通工具。

  高铁的出现,更给人们带来视觉和体验上的惊艳。过去绿皮火车时速40公里,大站停靠,小站点头,慢到让你没脾气。现在,高铁时速350公里,天津到北京就是“一个朋友圈”的功夫。天津人在北京上班,每天不误回家吃晚饭。还有出租车,招手即停;网约车平台,手指一点,随叫随到,人们的出行没有任何障碍。

  各种交通工具的亮相让百姓出行便捷、舒适,让世界的距离缩短。不但年轻人,我们老年人也可以随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祖国的大好河山、知名景点,在朋友圈里时有出现。我们还可以向着诗和远方,漂洋过海,环球旅游。出游、出行,就像到邻居家串门那么平常。在不久的将来,无人驾驶汽车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为了看到这一天,我和老年朋友们相约,不到九十九,谁也不许走。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惊喜和想不到,让我们的人生经历仿佛跨越了几千年,生活品质、生活质量超过了无数代。我们感谢生活,感谢这个时代!

  今日龙钟人共老,短笛一曲唱夕阳。知足吧,我的兄弟姐妹们!

  愿:知恩感恩 铭记初心

  我今年66岁。我们这一代,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爱党、爱国、爱集体;我们的偶像是雷锋、焦裕禄;我们做人的准则是大公无私、先人后己,一切听从党安排;我们的口号是,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们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被人称为在贫困中出生,在饥荒中长大,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一代。1969年,我们中学毕业,1970年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奔赴农村、边疆。尴尬的是,我们这些“知识青年”,充其量也就是小学文化水平。这些经历,让我们饱受磨难,但这都是历史大背景下无法逃避的现实,我们无力改变。我们只能在历史的夹裹中不停步地朝前走。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做好自己。为了祖国,也为了自己。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一代人注定是多灾多难,坎坷无常。特殊的历史环境,特殊的人生经历,锻造了我们勤奋、坚强、刻苦、善良,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优秀品质。值得肯定的是,苦也好难也罢,几十年风风雨雨,我们跟着党一起走过。我们经历并目睹了祖国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昌盛,看到了中国在世界崛起,看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看到了建国不到七十年,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靠自己的努力,创造了让世界瞩目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打虎拍蝇”,扫黑除恶,健全法制,长治久安,繁荣经济,关注民生,带领我们一步步走向更强大、更繁荣,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壮举!这一切,都让我们信心满满。

  祖国的强大稳定,才是我们幸福、自由的前提。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就要和她同甘苦、共命运,包容她、祝福她。我们也应该想想,我们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为祖国做了什么?我们有过付出,我们也有所得。我们的子孙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安慰。我们工作,我们奋斗,我们百折不挠,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吗?我们应该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宁静淡泊,谨言慎行。我们有过付出,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晚年老有所养,衣食无忧还有余存,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如今,天津市70岁以上的老人和残疾人都享受着政府给予的生活补贴和各种补助。想一想,哪个时代能做到人越老越受尊重?哪个时代能做到让残疾人活得有尊严、有底气、有信心?哪个时代的老人能做到微信会友,视频聊天,网上购物,休闲旅游?哪个时代的老人能做到在旷世飘渺的虚拟网络里神游,又在宜人宜居的环境里享受实实在在的生活?没有!只有改革开放,只有党领导下的新时代,才会有这神仙般的日子。

  我们这一代历经磨难,有委屈,有遗憾,国家也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惨遭重创,这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的命运是和祖国联系在一起的。歌德说,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就要想方设法唱好自己的夜曲。我们要正视,老──这个不可逃避的人生阶段,做到知老服老不卖老,活在当下,珍惜现在。我们老了,做不了什么,就把健康身体做为首要任务吧,平静地享受生活,为了国家的稳定和谐,繁荣发展,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奉献微薄之力。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改革开放四十年带来的巨大变化,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让我们平平静静地享受改革带来的美好生活,让晚年风景大放光彩!

原标题:
分享到:
相关新闻